時間:2024-05-13
不可信不可信,即使世界上真有看手相這種技術種技術,而且還能成真能成真。但是掌握這種技術的人不可能有多少個多少個,更不會到網上幫人看手相看手相。這些人幾乎都是騙子是騙子。
不可信
是
在一個旅游點.上遇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例子的例子,一個算命先生拉著-位40多歲的旅游婦女看手相看手相,看來看去他說:您是不愁吃穿的富貴相(按:要是愁吃穿還能來旅游來旅游!)如果不是計劃生育劃生育,您應當有三個孩子個孩子,而且至少有一個能上重點大學點大學。算命先生的身后還掛著-個招子個招子,上面寫著:?“鬼谷子真傳子真傳,科學算命”,真奇怪真奇怪,鬼谷子時代哪來的重點大學點大學?
手相有什么科學根據呢根據呢?掌紋能告訴人們什么呢什么呢?這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可一概肯定概肯定,里面是有些學問的學問的。每人掌紋不一樣不一樣,單就指紋來說紋來說,它的結構、分支、起終點等終點等,大約有萬余個細微特征微特征,把這些特征組合起來合起來,實在是個天文數字文數字,世界上至今沒有找到指紋相同的人同的人。
面容、掌紋、指紋、血型是遺傳的產物的產物。面容會衰老、毀損,經手術改變術改變,而皮紋、血型則終生不.變。正因為如此為如此,古代人們用指紋、掌紋作為訂立契約的憑證的憑證,現代則用來作為偵破手段破手段。皮紋和指紋與染色體畸變弓|起的疾病有關病有關。比如先天性愚型的重要表癥之一就是“通關手”,而在通常的說法中“通關手”則被認為是心黑手狠的人狠的人。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么回事。
我國在1979年就成立了“皮紋科學研究協作組”對各民族的皮紋特征紋特征,先天愚型、精神分裂癥、糖尿病等皮紋特點進行普查和分析和分析。
另一方面一方面,通過對面色、掌色的觀察可以了解個人的健康情況康情況,例如肝病患者會出現肝掌乃至蜘蛛痣等蛛痣等。所以中醫有望、聞、問、切,西醫有視、觸、叩、聽諸般學問般學問,觀察(望或視)都是四診之首診之首。但這僅僅是從表象看苗頭看苗頭,要做出科學診斷還要靠各種理化檢測手段測手段。
看病是一回事一回事,算命是另外一回事一回事。但是,現在就有人把兩件事攪在一起在一起,先利用望診的方法說出一些病情些病情,引起人們的信任的信任,然后就開始算命騙錢命騙錢,實際上人是社會的一員的一員,學習、工作、事……都與人的主觀努力及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切相關,不是什么先天注定的注定的,決不可以輕信從掌紋可以看出誰的前途吉兇途吉兇。你的“事業線”再"發達”,如果不積極進取極進取,事業也不會成功會成功。你的“生命線”再長,而生活習慣不科學也難長命百歲命百歲。至于從手掌的側紋能看出搞幾個對象結幾次婚幾次婚,或是能有幾個子女則更屬無稽之談稽之談。這些看手相的人大多沒有什么文化和特長和特長,但又好逸惡勞逸惡勞,完全是靠一套騙人的說道作為謀生手段生手段,而卻騙了一些受過教育過教育,有一-定知識定知識,生活安定的人跟著轉跟著轉。我們的朋友們不要信手相可以決定你的命運和前途和前途,被的陰影所籠罩所籠罩,而喪失了學習和進取的信心的信心。
不可信不可信,即使世界上真有看手相這種技術種技術,而且還能成真能成真。但是掌握這種技術的人不可能有多少個多少個,更不會到網上幫人看手相看手相。這些人幾乎都是騙子是騙子。
空間里就有啊
有肯定有的定有的,理無十全
這個可以免費分析費分析。
太摳門了摳門了。
結婚對每個人來說是人生中的大事的大事,要找專業人士給你算一下為好下為好,有舍才有得才有得。免費的都是不會的不會的,或者是新手是新手,根本算不準算不準。
可以的
在乎的就重要了重要了,不在乎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了!
圖書館很多
可看別當真別當真。還是1+1=2實在。。。
廖老重才惜才愛才才愛才,墨香公司人才濟濟才濟濟。
以廖先生的得意門生劉文元先生為例生為例,2008年他所著的《四柱命理正源》,在滾石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版發行。他所著《奇門啟悟》也在國內正式出版式出版。
此外還有學生馬煥魁、趙躍翔、程薪渝、徐震、龔大昕等一批年輕有為、各有建樹、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人才,所有這些有這些,表明墨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后繼有人繼有人,一批德才兼備的中青年易學家正在茁壯成長壯成長。
(——摘自廖墨香2008年7月《天津市墨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學術研究簡況1994—2008》) 2009年5月29日,吉林中國周易大會“北廖”在“南邵”開宗立派20年后正式開山收徒(備注:此前廖老雖然桃李天下李天下,但是由于廖老的謙隱的謙隱,僅有劉文元和江山、張懷文、龔大昕等幾人在及特殊的情況下情況下,獲得隱傳弟子資格),現場收錄入室大弟子5人(按五行列名),加上早年的侍從學生弟子“天,地,人”(按三才賜號同為大師兄階)和“日,月”(按兩儀賜號),確認十大弟子傳人子傳人,宣布成立中華北易學術專家團隊(團隊宗旨:繼承傳統文化統文化,服務和諧社會)。
2010年1月27日,于75華誕正式確立二十八位開山大弟子和三十六學生六學生。
2011年有在墨香文化公司周易研究室的基礎上基礎上,成立北方易學中心學中心,進行系統的易學研究和培訓工程訓工程。
廖老開山收徒山收徒,絕非古人的宗派傳承派傳承,而是為了更好的嚴謹治學謹治學,專心培育國學人才學人才,為祖國文化事業輸送人才送人才。
《易理與企業管理》課程
《大學》《中庸》與企業文化
《道德經》、《南華經》、《金剛經》、《周易參同契》與養生與養生。
《孫子兵法》與企業發展對策
《鬼谷子》、《素書》、《黃帝陰符經》與謀略
《禮》、《孝經》與家庭和諧文化
《周易》與決策學課程 歷代帝王之學——道家法術奇門學
四柱命理預測和六爻詳解
中國佛道養生學要略
中國傳統風水學的現代應用
中國道教祝由醫學課程 《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靈棋經》西漢 東方朔著 商務印書館, 1986年中華民國版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岳麓書社(按: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於唐都,受易於楊何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於黃子。天官書、龜策列傳、自序等諸章)
《淮南九家易經》(已散失)西漢淮南王劉安等編著清馬國翰有輯本一卷本一卷。
《易林》西漢焦延壽著 清光緒崇文書局刻本
《費氏古文易》西漢費直等著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費氏易》1卷
《京氏易傳》西漢京房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洪范五行傳》西漢劉向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 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三統歷》西漢劉歆著(按另有清錢大昕著《三統術衍》方楷著《三統歷衍式》)
《太玄經》西漢揚雄著晉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靈 憲》 東漢 張衡著 中華書局版本
《周易馬融注》東漢 馬融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論衡》東漢王充著《四部叢刊》影印明通津草堂本北京古籍出版社版本
《易緯八種》漢學堂從書本從書本。包括:《乾坤鑿度》、《周易 乾鑿度》(舊題鄭康成注)、《易緯稽攬圖》、《易緯辨終備》、《易維通卦驗》、《易緯乾元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坤靈圖》等八種等八種。
《古文易鄭玄注》東漢末鄭玄著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 漢魏叢書本
《葬書》東晉郭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抱樸子》東晉葛洪著葛洪著,《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版本
《周易注》《周易略例》魏王弼著晉韓康伯注康伯注,四部叢刊本叢刊本。
《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稱骨歌》唐袁天罡著
《宅經》《六壬陰陽經》《乙巳占》,《金鎖流珠引》唐李淳風著
《敘宅經》、《敘祿命》、《敘藏書》,《進大義婚書表》唐呂才著
《撼龍經》、《疑龍經》、《青囊奧語》、《天玉經》唐楊筠松 著
《周易釋文》唐陸明德著四部從刊本從刊本,通志堂經解本經解本。按,此為陸氏《經典釋文》卷二,又名《周易音義》
《周易正義》唐孔穎達著穎達著,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注疏本。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著津逮秘書本秘書本。(按《集解》廣采漢儒以迄唐代注《易》之說三十五家,又引有《九家易》(即經典釋文》所云《荀爽九家集注》一書)。本書引用者如次:子夏、孟喜、京房、馬融、鄭玄荀爽、劉表、宋衷、王肅、王弼、何晏、虞翻、陸績、姚信、翟玄、韓康伯、向秀、王廙、張璠、干寶、蜀才、劉瓛、沈麟士、崔覲、盧氏、何妥、王凱沖、侯果、朱仰之、孔穎達、崔憬、《九家易》等。)
《周易舉正》唐郭京著 津逮秘書本
《無能子》無名氏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玉管照神局》南唐宋齋邱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太極圖說》、《通書》北宋周敦頤著
《皇極經世書》、《梅花易數》北宋邵雍著
《易數鉤隱圖》 北宋 劉牧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口義》北宋倪天隱述其師胡瑗之說瑗之說,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溫公易說》北宋司馬光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橫渠說易》北宋張載著 通志堂經解本 (按張子重論太極易理極易理,關學創立)
《東坡易傳》北宋蘇軾著 津逮秘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周易程氏傳》北宋程頤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徐氏珞子賦注》(《定真論》《喜忌篇》《繼善篇》)北宋徐子平著四部精華本
《紫言易傳》北宋張浚著通志堂經解本
《月波洞中記》南宋無名氏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紀昀欽定四庫
《復齋易說》南宋趙彥肅著 康熙通志堂經解本
《漢上易傳》南宋朱震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易海撮要》南宋李衡刪定衡刪定,通志堂經解本經解本。(按,宋房審權摘鄭玄王安石易說凡一百家一百家,共錄百卷錄百卷,名《周易易海》,經李衡整理精要理精要。)
《郭氏傳家易說》南宋郭雍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東谷先生易翼傳》南宋鄭汝諧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本義》、《易學啟蒙》南宋朱熹著金陵書局《十三經》讀本
《陸九淵集》南宋陸九淵著(按,朱熹與陸九韶辯太極《宋元學案》卷五十八《象山學案·辯太極圖說書》)
《南軒易說》南宋張栻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古易音訓》南宋呂祖謙著金華叢書本
《楊氏易傳》南宋楊簡著 四明叢書本
《周易玩辭》南宋項安世著 通志堂經解本
《誠齋易傳》南宋楊萬里著清光緒二十一年湖北官書處刊本
《周易卦爻經傳訓解》南宋蔡淵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童溪易傳》南宋王宗傳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總義》南宋易祓著(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西溪易說》南宋李過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周易輯聞易裨傳》南宋趙汝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本
《水村易鏡》南宋林光世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集說》南宋俞琰著 通志堂經解本
《淵海子平》南宋徐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紀昀欽定四庫全書
《重陽全真集》金王重陽著《正統道藏》本
《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鳴道集》金丘處機著《正統道藏》本
《周易本義附錄纂疏》元 胡一桂著 通志堂經解本
《易纂言》元吳澄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本義通釋》元胡炳文著通志堂經解本
《大易緝說》元王申子著通志堂經解本
《學易記》元李簡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會通》元董真卿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參義》元梁寅著通志堂經解本
《郁離子》、《滴天髓》(托作)《太清神鑒》明劉基著
《易經蒙引》明蔡清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三命通會》明萬明英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存疑》明林希元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涇野先生周易說翼》明呂柟著 叢書集成初編本
《來瞿唐先生易注》明來知德著 清寧遠堂刊本
《易象正》明黃道周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古周易訂詁》明何楷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陽明全書》明王陽明著
《九正易因》明李贄著
《遁甲演義》四卷,明程道生撰道生撰。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窮通寶鑒》明余春臺整理江湖舊籍《攔江網》而成欽定四庫全書本
《陽宅十書》明王君榮著
《周易古文鈔》明劉宗周著 四庫總目刊本
《周易義例全鈔》、《三十四卦全鈔》、《通宗易論》清金圣嘆著
《明夷待訪錄》、《易學象數論》黃宗羲著
《日知錄論經、天象數術》《音學五書易音卷》明末清初顧炎武著
《呂晚村先生文集》(散失)明末清初呂留良著
《喬氏易俟》清喬萊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周易內傳》清王夫子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易經衷論》清張英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御纂周易折中》、《周易觀彖》清李光地著康熙五十四年內廷刊本、榕村全書本
《仲氏易》清毛奇齡著西河合集本
《周易淺述》清陳夢雷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欽定協紀辨方書》清允祿、何國宗等奉敕撰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易說》清惠士奇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述》、《易漢學》清代惠棟著皇清經解本、及續編本
《易圖明辨》清胡渭著 皇清經解續編本
《周易虞氏義》清張惠言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補疏》清焦循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校勘記》清阮元著附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周易正義》后
《河上易注》清黎世序著 道光元年謙豫齋刊本
《六十四卦經解》清朱駿聲著 中華書局版
《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著湖北叢書本
《周易姚氏學》清姚配中著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刊本
《周易恒解》清劉沅著槐軒全書本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清孫堂輯嘉慶四年平湖孫氏映雪草堂刊本
《玉函山房輯佚書》清馬國翰輯光緒九年長沙嫏嬛館刊本
《讀易筆記》清方宗誠著 柏堂全書本
《易說》清吳汝綸著桐城吳先生全書本
《需時眇言》清沈善登撰光緒刊沈谷成易學本
《勞謙室易說》清胡遠浚著 民國甲辰石印本
《易漢學考》清吳翊寅著 廣雅書局刊本
《重定周易費氏學》清馬其昶著 集虛草堂叢書本(甲集)
《杭辛齋易學七種》清杭辛齋著辛齋著,民國間研幾學社印《易藏叢書》本。(按包括《學易筆談》、《易楔》、《易數偶得》、《讀易雜識》、《愚一錄易說訂》、《改正揲蓍法》七種。)
《羅經透解》清王道亨著 民國四年石印本校釋
《周子全書》清賀瑞麟編著(按:賀先生授業于關學大儒李桐閣李桐閣,與山西芮城薛于瑛、朝邑楊樹椿并稱“關中三學正”。)
《經史百家雜鈔》、《冰鑒》清曾國藩著
《易學探源經傳解》民國黃元炳著黃氏觀蝶樓鉛印本
《滴天髓注疏》清任鐵樵著
《命譜》《命理探源》《六壬探源》民國 袁樹珊著
《滴天髓補注》《滴天髓征義》《子平真詮評注》民國徐樂吾著
《命運談屑》《中國相法精華》《六壬占卜講義》民國韋千里著
《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筮考》民國尚秉和著 中華書局版
《絸齋周易提要》吳承仕著,原載《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內,未署名,現收入《絸齋讀書提要》中。
《答吳絸齋論易書》章太炎撰,原載于《國學論衡》
《雙劍誃易經新證》于省吾撰,民國間石印本石印本。《周易學說》馬振彪著,稿本。 現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書館藏書。 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 《周易大傳》今注、《周易雜論》高亨撰,中華書局出版、齊魯書社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易經雜說》《易傳別講》南懷瑾著上海復旦大學版《周易探源 》李鏡池 著 ,中華書局出版局出版。
《易學群書平議》黃壽祺著,北京師范大學版大學版。 新中國易學:
劉大鈞創刊《周易研究》著《易傳全譯》
邵偉華創刊《周易與應用》注《周易與預測學》、《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周易預測學講義》
金景芳著 《易通》、《周易全解》
廖墨香著《周易預測學指南》
南懷瑾著《易經雜說》《易傳別講》上海復旦大學版
曾仕強易經講本《易經的奧秘》《大易管理》百家講壇輯錄
任法融注《黃帝陰符經·黃石公素書釋義》《周易參同契釋義》
唐明邦主編《周易評注》、《周易縱橫錄》
張志春撰易學專著《神奇之門》《開悟之門》
張善文 編寫《中國古籍總目提要·周易卷》
韓金英著(女):《住宅健康場》、《圖解住宅禁忌》、《易經中的生命密碼》
《易理與企業管理》課程
《大學》《中庸》與企業文化
《道德經》、《南華經》、《金剛經》、《周易參同契》與養生與養生。
《孫子兵法》與企業發展對策
《鬼谷子》、《素書》、《黃帝陰符經》與謀略
《禮》、《孝經》與家庭和諧文化
《周易》與決策學課程 歷代帝王之學——道家法術奇門學
四柱命理預測和六爻詳解
中國佛道養生學要略
中國傳統風水學的現代應用
中國道教祝由醫學課程 《春秋繁露》西漢董仲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靈棋經》西漢 東方朔著 商務印書館, 1986年中華民國版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岳麓書社(按: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於唐都,受易於楊何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於黃子。天官書、龜策列傳、自序等諸章)
《淮南九家易經》(已散失)西漢淮南王劉安等編著清馬國翰有輯本一卷本一卷。
《易林》西漢焦延壽著 清光緒崇文書局刻本
《費氏古文易》西漢費直等著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有《費氏易》1卷
《京氏易傳》西漢京房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洪范五行傳》西漢劉向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 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三統歷》西漢劉歆著(按另有清錢大昕著《三統術衍》方楷著《三統歷衍式》)
《太玄經》西漢揚雄著晉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靈 憲》 東漢 張衡著 中華書局版本
《周易馬融注》東漢 馬融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論衡》東漢王充著《四部叢刊》影印明通津草堂本北京古籍出版社版本
《易緯八種》漢學堂從書本從書本。包括:《乾坤鑿度》、《周易 乾鑿度》(舊題鄭康成注)、《易緯稽攬圖》、《易緯辨終備》、《易維通卦驗》、《易緯乾元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坤靈圖》等八種等八種。
《古文易鄭玄注》東漢末鄭玄著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
《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 漢魏叢書本
《葬書》東晉郭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抱樸子》東晉葛洪著葛洪著,《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版本
《周易注》《周易略例》魏王弼著晉韓康伯注康伯注,四部叢刊本叢刊本。
《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稱骨歌》唐袁天罡著
《宅經》《六壬陰陽經》《乙巳占》,《金鎖流珠引》唐李淳風著
《敘宅經》、《敘祿命》、《敘藏書》,《進大義婚書表》唐呂才著
《撼龍經》、《疑龍經》、《青囊奧語》、《天玉經》唐楊筠松 著
《周易釋文》唐陸明德著四部從刊本從刊本,通志堂經解本經解本。按,此為陸氏《經典釋文》卷二,又名《周易音義》
《周易正義》唐孔穎達著穎達著,阮元刻十三經注疏本注疏本。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著津逮秘書本秘書本。(按《集解》廣采漢儒以迄唐代注《易》之說三十五家,又引有《九家易》(即經典釋文》所云《荀爽九家集注》一書)。本書引用者如次:子夏、孟喜、京房、馬融、鄭玄荀爽、劉表、宋衷、王肅、王弼、何晏、虞翻、陸績、姚信、翟玄、韓康伯、向秀、王廙、張璠、干寶、蜀才、劉瓛、沈麟士、崔覲、盧氏、何妥、王凱沖、侯果、朱仰之、孔穎達、崔憬、《九家易》等。)
《周易舉正》唐郭京著 津逮秘書本
《無能子》無名氏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玉管照神局》南唐宋齋邱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太極圖說》、《通書》北宋周敦頤著
《皇極經世書》、《梅花易數》北宋邵雍著
《易數鉤隱圖》 北宋 劉牧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口義》北宋倪天隱述其師胡瑗之說瑗之說,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溫公易說》北宋司馬光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橫渠說易》北宋張載著 通志堂經解本 (按張子重論太極易理極易理,關學創立)
《東坡易傳》北宋蘇軾著 津逮秘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叢書
《周易程氏傳》北宋程頤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徐氏珞子賦注》(《定真論》《喜忌篇》《繼善篇》)北宋徐子平著四部精華本
《紫言易傳》北宋張浚著通志堂經解本
《月波洞中記》南宋無名氏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紀昀欽定四庫
《復齋易說》南宋趙彥肅著 康熙通志堂經解本
《漢上易傳》南宋朱震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易海撮要》南宋李衡刪定衡刪定,通志堂經解本經解本。(按,宋房審權摘鄭玄王安石易說凡一百家一百家,共錄百卷錄百卷,名《周易易海》,經李衡整理精要理精要。)
《郭氏傳家易說》南宋郭雍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東谷先生易翼傳》南宋鄭汝諧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本義》、《易學啟蒙》南宋朱熹著金陵書局《十三經》讀本
《陸九淵集》南宋陸九淵著(按,朱熹與陸九韶辯太極《宋元學案》卷五十八《象山學案·辯太極圖說書》)
《南軒易說》南宋張栻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古易音訓》南宋呂祖謙著金華叢書本
《楊氏易傳》南宋楊簡著 四明叢書本
《周易玩辭》南宋項安世著 通志堂經解本
《誠齋易傳》南宋楊萬里著清光緒二十一年湖北官書處刊本
《周易卦爻經傳訓解》南宋蔡淵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童溪易傳》南宋王宗傳著 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總義》南宋易祓著(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西溪易說》南宋李過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周易輯聞易裨傳》南宋趙汝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本
《水村易鏡》南宋林光世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集說》南宋俞琰著 通志堂經解本
《淵海子平》南宋徐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紀昀欽定四庫全書
《重陽全真集》金王重陽著《正統道藏》本
《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鳴道集》金丘處機著《正統道藏》本
《周易本義附錄纂疏》元 胡一桂著 通志堂經解本
《易纂言》元吳澄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本義通釋》元胡炳文著通志堂經解本
《大易緝說》元王申子著通志堂經解本
《學易記》元李簡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會通》元董真卿著通志堂經解本
《周易參義》元梁寅著通志堂經解本
《郁離子》、《滴天髓》(托作)《太清神鑒》明劉基著
《易經蒙引》明蔡清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三命通會》明萬明英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存疑》明林希元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涇野先生周易說翼》明呂柟著 叢書集成初編本
《來瞿唐先生易注》明來知德著 清寧遠堂刊本
《易象正》明黃道周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古周易訂詁》明何楷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陽明全書》明王陽明著
《九正易因》明李贄著
《遁甲演義》四卷,明程道生撰道生撰。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窮通寶鑒》明余春臺整理江湖舊籍《攔江網》而成欽定四庫全書本
《陽宅十書》明王君榮著
《周易古文鈔》明劉宗周著 四庫總目刊本
《周易義例全鈔》、《三十四卦全鈔》、《通宗易論》清金圣嘆著
《明夷待訪錄》、《易學象數論》黃宗羲著
《日知錄論經、天象數術》《音學五書易音卷》明末清初顧炎武著
《呂晚村先生文集》(散失)明末清初呂留良著
《喬氏易俟》清喬萊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周易內傳》清王夫子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易經衷論》清張英著 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御纂周易折中》、《周易觀彖》清李光地著康熙五十四年內廷刊本、榕村全書本
《仲氏易》清毛奇齡著西河合集本
《周易淺述》清陳夢雷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欽定協紀辨方書》清允祿、何國宗等奉敕撰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本
《易說》清惠士奇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述》、《易漢學》清代惠棟著皇清經解本、及續編本
《易圖明辨》清胡渭著 皇清經解續編本
《周易虞氏義》清張惠言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補疏》清焦循著 皇清經解本
《周易校勘記》清阮元著附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周易正義》后
《河上易注》清黎世序著 道光元年謙豫齋刊本
《六十四卦經解》清朱駿聲著 中華書局版
《周易集解纂疏》清李道平著湖北叢書本
《周易姚氏學》清姚配中著光緒三年湖北崇文書局刊本
《周易恒解》清劉沅著槐軒全書本
《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清孫堂輯嘉慶四年平湖孫氏映雪草堂刊本
《玉函山房輯佚書》清馬國翰輯光緒九年長沙嫏嬛館刊本
《讀易筆記》清方宗誠著 柏堂全書本
《易說》清吳汝綸著桐城吳先生全書本
《需時眇言》清沈善登撰光緒刊沈谷成易學本
《勞謙室易說》清胡遠浚著 民國甲辰石印本
《易漢學考》清吳翊寅著 廣雅書局刊本
《重定周易費氏學》清馬其昶著 集虛草堂叢書本(甲集)
《杭辛齋易學七種》清杭辛齋著辛齋著,民國間研幾學社印《易藏叢書》本。(按包括《學易筆談》、《易楔》、《易數偶得》、《讀易雜識》、《愚一錄易說訂》、《改正揲蓍法》七種。)
《羅經透解》清王道亨著 民國四年石印本校釋
《周子全書》清賀瑞麟編著(按:賀先生授業于關學大儒李桐閣李桐閣,與山西芮城薛于瑛、朝邑楊樹椿并稱“關中三學正”。)
《經史百家雜鈔》、《冰鑒》清曾國藩著
《易學探源經傳解》民國黃元炳著黃氏觀蝶樓鉛印本
《滴天髓注疏》清任鐵樵著
《命譜》《命理探源》《六壬探源》民國 袁樹珊著
《滴天髓補注》《滴天髓征義》《子平真詮評注》民國徐樂吾著
《命運談屑》《中國相法精華》《六壬占卜講義》民國韋千里著
《周易尚氏學》、《周易古筮考》民國尚秉和著 中華書局版
《絸齋周易提要》吳承仕著,原載《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內,未署名,現收入《絸齋讀書提要》中。
《答吳絸齋論易書》章太炎撰,原載于《國學論衡》
《雙劍誃易經新證》于省吾撰,民國間石印本石印本。《周易學說》馬振彪著,稿本。 現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書館藏書。 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 《周易大傳》今注、《周易雜論》高亨撰,中華書局出版、齊魯書社版、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易經雜說》《易傳別講》南懷瑾著上海復旦大學版《周易探源 》李鏡池 著 ,中華書局出版局出版。
《易學群書平議》黃壽祺著,北京師范大學版大學版。 新中國易學:
劉大鈞創刊《周易研究》著《易傳全譯》
邵偉華創刊《周易與應用》注《周易與預測學》、《周易預測例題解》、《四柱預測學》、《周易預測學講義》
金景芳著 《易通》、《周易全解》
廖墨香著《周易預測學指南》
南懷瑾著《易經雜說》《易傳別講》上海復旦大學版
曾仕強易經講本《易經的奧秘》《大易管理》百家講壇輯錄
任法融注《黃帝陰符經·黃石公素書釋義》《周易參同契釋義》
唐明邦主編《周易評注》、《周易縱橫錄》
張志春撰易學專著《神奇之門》《開悟之門》
張善文 編寫《中國古籍總目提要·周易卷》
韓金英著(女):《住宅健康場》、《圖解住宅禁忌》、《易經中的生命密碼》
目 錄<選自《還本歸宗-六爻預測指南》作者王炳中王炳中,中國商業出版社>
上部 周易與六爻預測基礎理論
前言……………………………………………………………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什么是六爻預測學……………………………1
第二節 六爻預測學的起源和發展……………………2
一、起源………………………………………………2
二、主要古籍簡介……………………………………2
第三節 學習六爻預測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6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6
二、應用六爻預測學的注意事項……………………7
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一節 陰陽學說………………………………………7
一、起源………………………………………………7
二、性質………………………………………………7
三、常見陰陽類屬表…………………………………8
四、陰陽學說在預測中的作用………………………9
第二節 五行學說………………………………………9
一、起源與名稱………………………………………10
二、五行特性…………………………………………10
三、五行相生…………………………………………10
四、五行相克…………………………………………11
五、五行生克的辯證關系……………………………11
六、五行數……………………………………………13
七、五行陰陽…………………………………………13
八、五行方位…………………………………………13
九、五行與季節………………………………………14
十、五行旺衰…………………………………………14
十一、五行配屬總表…………………………………15
第三章 天干地支……………………………………………18
第一節 天干……………………………………………18
一、天干名稱…………………………………………18
二、天干陰陽…………………………………………18
三、天干五行…………………………………………18
四、天干方位
五、天干類屬…………………………………………18
六、天干配人體………………………………………18
第二節 地支……………………………………………19
一、地支名稱…………………………………………19
二、地支陰陽…………………………………………19
三、地支配五行………………………………………20
四、地支方位
五、地支配十二生肖…………………………………20
六、地支類屬…………………………………………20
七、地支配人體………………………………………21
第三節 天干地支的生、克、合、會、沖、刑、害、破
簡論………………………………………………22
一、天干關系…………………………………………22
(一)天干生克………………………………………22
(二)天干相合………………………………………22
(三)天干相沖………………………………………24
二、地支關系…………………………………………25
(一)地支合…………………………………………25
1.地支……………………………………………25
2.地支三合……………………………………………26
3.地支半三合…………………………………………26
4.地支合應用導引……………………………………27
(二)地支會局………………………………………28
(三)地支六沖………………………………………28
(四)地支刑…………………………………………30
(五)地支相害………………………………………31
(六)地支相破………………………………………32
三、天干地支的生、克、合、會、沖、刑、害、破
舉例………………………………………………33
第四章 八卦基礎論…………………………………………35
第一節 太極論…………………………………………35
一、什么是太極………………………………………35
二、什么是兩儀………………………………………36
三、什么是四象………………………………………36
第二節 八卦論…………………………………………37
一、什么是“爻”……………………………………37
二、八卦名稱及符號…………………………………37
三、八卦與五行………………………………………39
四、相關名詞…………………………………………39
五、八卦類象…………………………………………41
六、先天八卦圖與后天八卦圖………………………63
第三節 六十四卦論……………………………………67
一、六十四卦卦名……………………………………67
二、六十四卦卦意……………………………………68
三、六十四卦卦序……………………………………91
(一)經文卦序………………………………………91
(二)京房納甲卦序…………………………………96
(三)方圓圖卦序……………………………………97
四、六十四卦之辭……………………………………98
第四節 易理概說………………………………………
一、易理的概念………………………………………
二、掌握易理的意義…………………………………
三、易理中蘊含的哲學思想…………………………
第五節 大象論吉兇……………………………………106
一、大象的概念………………………………………106
二、大象生克論………………………………………107
三、卦變反吟伏吟……………………………………110
第五章 六爻預測排卦基本方法……………………………112
第一節 起卦方法………………………………………112
目 錄
上部 周易與六爻預測基礎理論
前言……………………………………………………………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什么是六爻預測學……………………………1
第二節 六爻預測學的起源和發展……………………2
一、起源………………………………………………2
二、主要古籍簡介……………………………………2
第三節 學習六爻預測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6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6
二、應用六爻預測學的注意事項……………………7
第二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一節 陰陽學說………………………………………7
一、起源………………………………………………7
二、性質………………………………………………7
三、常見陰陽類屬表…………………………………8
四、陰陽學說在預測中的作用………………………9
第二節 五行學說………………………………………9
一、起源與名稱………………………………………10
二、五行特性…………………………………………10
三、五行相生…………………………………………10
四、五行相克…………………………………………11
五、五行生克的辯證關系……………………………11
六、五行數……………………………………………13
七、五行陰陽…………………………………………13
八、五行方位…………………………………………13
九、五行與季節………………………………………14
十、五行旺衰…………………………………………14
十一、五行配屬總表…………………………………15
第三章 天干地支……………………………………………18
第一節 天干……………………………………………18
一、天干名稱…………………………………………18
二、天干陰陽…………………………………………18
三、天干五行…………………………………………18
四、天干方位
五、天干類屬…………………………………………18
六、天干配人體………………………………………18
第二節 地支……………………………………………19
一、地支名稱…………………………………………19
二、地支陰陽…………………………………………19
三、地支配五行………………………………………20
四、地支方位
五、地支配十二生肖…………………………………20
六、地支類屬…………………………………………20
七、地支配人體………………………………………21
第三節 天干地支的生、克、合、會、沖、刑、害、破
簡論………………………………………………22
一、天干關系…………………………………………22
(一)天干生克………………………………………22
(二)天干相合………………………………………22
(三)天干相沖………………………………………24
二、地支關系…………………………………………25
(一)地支合…………………………………………25
1.地支……………………………………………25
2.地支三合……………………………………………26
3.地支半三合…………………………………………26
4.地支合應用導引……………………………………27
(二)地支會局………………………………………28
(三)地支六沖………………………………………28
(四)地支刑…………………………………………30
(五)地支相害………………………………………31
(六)地支相破………………………………………32
三、天干地支的生、克、合、會、沖、刑、害、破
舉例………………………………………………33
第四章 八卦基礎論…………………………………………35
第一節 太極論…………………………………………35
一、什么是太極………………………………………35
二、什么是兩儀………………………………………36
三、什么是四象………………………………………36
第二節 八卦論…………………………………………37
一、什么是“爻”……………………………………37
二、八卦名稱及符號…………………………………37
三、八卦與五行………………………………………39
四、相關名詞…………………………………………39
五、八卦類象…………………………………………41
六、先天八卦圖與后天八卦圖………………………63
第三節 六十四卦論……………………………………67
一、六十四卦卦名……………………………………67
二、六十四卦卦意……………………………………68
三、六十四卦卦序……………………………………91
(一)經文卦序………………………………………91
(二)京房納甲卦序…………………………………96
(三)方圓圖卦序……………………………………97
四、六十四卦之辭……………………………………98
第四節 易理概說………………………………………
一、易理的概念………………………………………
二、掌握易理的意義…………………………………
三、易理中蘊含的哲學思想…………………………
第五節 大象論吉兇……………………………………106
一、大象的概念………………………………………106
二、大象生克論………………………………………107
三、卦變反吟伏吟……………………………………110
第五章 六爻預測排卦基本方法……………………………112
第一節 起卦方法………………………………………112
第二節 六爻預測學的起源和發展
一、起源
六爻預測學起源于漢代于漢代,創始人京房人京房。當時預測需要工具要工具,即仍沿用蓍草(學名Achillea alpina,又名“鋸齒草”、“蚰蜒草”,屬菊科屬菊科,多年生草本生草本,生于我國北部國北部。河南省安陽市的羑里城可見之可見之。)。后來,京房易發展成火珠林法珠林法,并正式使用銅錢“搖卦”。火珠林法產生后產生后,六爻預測學已基本完備本完備。但著作流傳下來最多、可讀性最強的還是明清兩代的著作的著作。其中有幾部著作值得一書得一書。但可以說可以說,所有的著作除了基礎講解之外解之外,幾乎都是在明代重臣、易學大家劉伯溫(又名劉誠意)所著《黃金策》的基礎上基礎上,對《黃金策》的注釋的注釋,但注釋的水平卻有高低之分低之分,理解各有不同有不同。
二、主要古籍簡介
(一)《黃金策》
明朝開國重臣劉伯溫著伯溫著。
劉伯溫(1311--1375),名劉基名劉基,字伯溫字伯溫,被封誠意伯誠意伯。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賜太師賜太師,謚“文成”,因而后人又稱他文成公文成公。生于浙江青田的武陽村武陽村。
50歲被已起兵的朱元璋請在帳下在帳下,進獻“十八策”。從此,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謀士要謀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到施展。洪武四年(1371),劉基請求告老還鄉老還鄉,退出舞臺出舞臺,時年61歲。生病時生病時,服用了丞相胡惟庸送來的太醫藥后醫藥后,病情加重情加重,不久,便不明不白死去了死去了,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歷四月十六日十六日,享年65歲。
《黃金策》是明清以來六爻法預測的宗祖之作祖之作,《黃金策》語言簡約、優美,排比、對仗工整仗工整,卦理論述深刻述深刻,對六爻法的若干原則進行了準確的描述的描述,后世的大部分六爻著作皆是在該書的理論支撐下完成下完成,且相當多的著作干脆就是對其的注解的注解。當今仍不失為指導我們學習六爻法的宗祖力作祖力作。建議各階段的六爻研究者都要反復研讀之研讀之。
(二)《增刪卜易》
明末清初野鶴老人著老人著。
野鶴老人鶴老人,一種觀點認為就是著名學者、文學大師丁耀亢先生亢先生。丁耀亢(1599—1669),字西生字西生,號野鶴號野鶴,又號紫陽道人、木雞道人、遼陽鶴等陽鶴等。1599年出生在諸城城里城城里,生長在名門世家門世家。為明末清初的著名周易大師、詩人、文學家、劇作家和小說大師說大師。一生不愿做官愿做官,專事寫作事寫作。晚年因著《續金瓶梅》一書,觸犯朝廷犯朝廷,康熙四年(1665年)八月,年過六旬的他被捕入獄捕入獄,到十二月得赦月得赦,但此書幾盡焚毀盡焚毀,沉重的打擊使他雙目失明目失明,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冬臘月病逝于家中于家中,享年71歲。
《增刪卜易》是一部窮納甲預測技術至極的專著的專著。最大的長處是對卦爻之間的生克制化、旬空月破等基本規則的論述可謂出神入化神入化,決斷事情的性質分析入微析入微,且有大量的卦例為佐例為佐,不致于斷主事模棱兩可棱兩可。它的不足之處是:
1.有些觀點不值得提倡得提倡,如多占法多占法,即一卦看不懂再測一卦測一卦。再如,教后來者不必深研必深研,只知官鬼持世有官世有官,妻財持世有財即可斷卦等斷卦等,明顯的站不住腳不住腳,所以,這一點也被王洪緒先生的《卜筮正宗》批得“體無完膚”。
2.百分之百使用純納甲技術甲技術,而將卦爻辭、卦象、爻象都擱之不理之不理,斷卦過于單調于單調。
3.完全舍棄六神及刑害理論害理論,致使斷卦不夠細致夠細致,在實踐中站不住腳不住腳。
4.主張絕對的一事一斷事一斷,連傍擊都沒有都沒有。斷卦不生動不生動,太單一太單一。
5.全書不見窺視過去之法去之法,預測當中無法使人信服人信服。
盡管如此管如此,但瑕不掩玉不掩玉,建議初學者多讀此書讀此書,定會從中受益中受益。
(三)《卜筮正宗》
清代王洪緒著洪緒著。
王洪緒(1669—1749),名維德名維德,字洪緒字洪緒,又字林洪、澹然,自號林屋山人屋山人,又號洞庭山人、定定子定定子,人稱林屋先生屋先生。清代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西山人。自幼精研易理研易理,后參師于新安楊廣含先生含先生,得到悉心培養心培養,并獲得楊廣含先生數冊占驗筆錄驗筆錄。從二十六歲十六歲,賣卜于市卜于市,直至終年至終年,因一生賣卜生賣卜,故爾占卜經驗十分豐富分豐富。此書即是在楊廣含先生所授之基礎上基礎上,增益刪雜益刪雜,編輯而成輯而成。
《卜筮正宗》是一部評注《黃金策》最好的書好的書,理解正確解正確,分析深刻析深刻,注重分類占斷類占斷,分類占斷詳盡斷詳盡,細節生動節生動。但在斷卦的技術方面闡述得則不夠細致夠細致,深度也不夠也不夠,且例證較少證較少。另外,對《增刪卜易》、《易林卜遺》等諸書利弊都有自己深刻的評斷的評斷,大部分是正確的正確的。十八問答是該書的又一亮點一亮點。
不足之處是該書多為對前人著作的注釋與評述與評述,沒有更多屬于自己的理論的理論。
建議后來者讀完《增刪卜易》后讀之后讀之,為恰到好處到好處。
(四)《易冒》
清代康熙年間目盲之人程良玉著良玉著。
程良玉程良玉,字元如字元如,歙縣人歙縣人。五歲病致雙目失明目失明,開始學易始學易。早年隨《易林補遺》作者張星元先生元先生,“最后從星元先師游先師游,獨盡其傳盡其傳,朝夕問訊夕問訊,記憶控討憶控討,相隨五載”,其六爻預測名氣很大氣很大,“車馬闐駢如市駢如市,日既晡日既晡,不得下簾休息”。“晚遇枯匏老人匏老人,互相質證相質證,有所悟”。晚年“命人筆記”,歷經三年《易冒》成書。遇枯匏老人后老人后,由初作筮類五十章五十章,增定為九十章九十章。
該書是中國文化史上極少的極少的,更是易學六爻預測史上僅有的兩部盲人著作之一作之一。
《易冒》確是一本簡約、精練、可操作性極強的好書的好書,又是一本擺脫《黃金策》的論述而自成一家的佳作的佳作,里面充滿了先生的實踐經驗踐經驗。該書側重于對具體事情定性的析斷的析斷,單就其前言中的有些觀點就值得當今有些著書立說者一讀者一讀,如“復曰太過者損之斯成之斯成,非云吉兇云吉兇,斷事之成合時也合時也。若曰用爻太過為不吉為不吉,則生扶拱合之語非矣語非矣。”
該書的另一個觀點是將純六爻理論與卦象卦名有所結合所結合。如占婚姻一節“若咸、恒、節、泰為吉泰為吉,惟合沖、變沖而不宜而不宜,睽、革、解、離為兇離為兇,雖用備化合而不吉”。
該書的不足之處是之處是,不很注重斷卦的細節的細節,不像《卜筮正宗》、《易隱》那樣,看起來出神入化神入化。
該書的另一個不足之處是之處是,沒有卦例為佐例為佐。
建議后來者可與《增刪卜易》相伴而讀伴而讀。
(五)《易隱》
清代著作代著作,非一人所著人所著,曹九錫輯九錫輯。
《易隱》是一部即包攬萬象攬萬象,又有自己特點的六爻書六爻書,在斷卦的全面性全面性,系統性等方面要勝過《卜筮正宗》,如測求財測求財,就分有無、難易、多少、得于何人、得何財、何日得、仗托吹噓等內容細論容細論。特別在卦、宮、爻位、六親真假等方面論斷細致斷細致。在斷細節方面節方面,堪稱為最稱為最,在實踐中也具有可操作性操作性。所以,學習一卦多斷卦多斷,《易隱》不失為一本好書本好書。
但該書也有不足有不足,在六親的鑒定方法定方法,如把內卦的定為真親為真親,外卦定為外親或友人之類人之類,看真親內卦無內卦無,寧可查伏神也不看外卦看外卦,過于僵化于僵化,與實際情況多有不符有不符。故,此等也為其不足其不足。另外,對前人的論述的論述,皆原樣照搬樣照搬,良莠俱納莠俱納,未加評注加評注,易使讀者無法分辨法分辨。
建議后來者基本功到了一定程度再讀之再讀之。
(六)《卜筮全書》
明朝中期易卜老人著老人著。關于著者的生平資料沒有流傳下來傳下來。
《卜筮全書》也堪稱薈萃多部前人六爻著作于一體的好書的好書,《黃金策》、《天元賦》、《闡奧歌》等名篇均納其間納其間,而且注解得準確細微確細微。但沒有自己的獨立論述也是該書不能與有些著作相并論的原因的原因。
建議可與《增刪卜易》、《卜筮正宗》等相伴而讀伴而讀。
(七)《易林補遺》
明朝禮部冠帶術士張世寶先生所著生所著。張世寶又名張星元張星元,自幼雙目失明目失明,從孩童時學易時學易,目盲心聰盲心聰,通神靈竅神靈竅。中年后周游賣卜游賣卜,影響很大響很大,曾為《易冒》作者程良玉之師玉之師,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盲人作者之一者之一。
《易林補遺》廣列條章列條章,群匯諸事匯諸事,粗細并收細并收,分一百四十五種條目種條目,下至百匠工藝匠工藝,上至朝野戰事野戰事,細則錢財瑣事財瑣事,大到仕宦升遷宦升遷,直指筮卜要訣卜要訣,對測事用神分節分條解斷條解斷,一一細細闡微細闡微,使后學者直觀明確觀明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易學典藉學典藉。
盡管《卜筮正宗》的王洪緒先生把它批得體無完膚無完膚,盡管《易林補遺》中如“凡月破之爻決無解救無解救,惟獨日主臨之主臨之,不為月破……”等觀點筆者也不能茍同能茍同,但都難掩《易林補遺》的光輝的光輝。
《易林補遺》又一值得一提之處是之處是,全書為作者自己心得己心得,不像《卜筮正宗》《卜筮全書》等書那樣是對《黃金策》的注解的注解。
歷史進入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代以后,以邵偉華先生為大旗的易學應用研究又掀高潮掀高潮,以邵偉華先生的《周易預測學》、廖墨香先生的《周易預測學指南》、《周易與現代經濟預測》為早期代表的六爻預測學著作如雨后春筍后春筍,蓬勃而生勃而生。
經過了二十年的發展的發展,六爻預測的方法、理論及效果都得到了繼承和提高和提高,應該說六爻預測法在新時代得到了發展了發展。
第三節 學習六爻預測學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扎實的基本功
基本功必須扎實須扎實,所謂竅門、絕活都是在扎實的基本功基礎上產生的產生的。
(二)大量的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一標準。”六爻預測法也是一樣是一樣。特別在今天在今天,關于六爻預測的新理論層出不窮出不窮,哪些是真的是真的,哪些是花架子或假的或假的,惟有通過實踐才能確認能確認。通過實踐您就會知道古代書上的理論也不全對不全對,包括前面舉出的幾本精典著作中的觀點的觀點。比如,卦逢六沖變六沖變六沖,不論測何事測何事,不用看六親看六親,必兇或不成或不成,這一觀點在古籍及當代人的多數著作中都是這樣論斷的論斷的,但實際并非如此非如此。筆者就遇到過多例相反的情況的情況,而且當時就不是照搬這一理論去斷的去斷的。
(三)多讀古籍讀古籍,掌握各門觀點門觀點。博取眾長取眾長,拋棄偏見棄偏見。相對來說對來說,古籍更求實一些實一些,所以,一般不易走偏易走偏。
(四)最后形成自己的或師門的穩定場態定場態。
二、應用六爻預測學的注意事項
(一)要做到不該預測的事情不要亂預測亂預測,更不要胡亂說、胡亂講胡亂講。比如,國內、宏觀經濟等經濟等。
(二)嚴守行業的保密原則密原則,要為各類求測者保密者保密,這也是職業道德要求德要求。
(三)做到不戲測不戲測。酒后不測后不測,不信不測信不測,玩耍不測耍不測。這樣才能保證預測的準確率準確率。初學者往往會遇到解釋不清楚的卦楚的卦,看事后的結果與卦理就是不一致不一致,這種卦應屬卦出錯了出錯了,本來就沒有反映他所問的事情的事情,怎能斷得出來得出來,怎能斷得對斷得對?
隨機預測法較忌諱“打賭”、“強測”等現象等現象。如某人干脆不信周易預測易預測,你非要通過你的預測讓他信讓他信,這是一種非常容易“失手”的行為的行為,就當避免當避免,與其“叫真兒”干什么干什么?他不信就不信吧不信吧!有一天他會信的會信的。
易學預測與現代科技的不同之處就在這里在這里。現代科技是數據性很強的科學的科學,如化學實驗學實驗,“H”加“O”在特定狀態下可形成“H2O”——水,且只要這一條件具備件具備,不會有第二個結果個結果。但應用易學預測不是這樣是這樣,易學預測是建立在模糊理論基礎上的一門科學門科學,是“模糊數學”,它的結果會受到周圍各種場態變化的影響的影響。……
(四)違背法規、違背道德規范的事情不測情不測。
(五)切莫走入宿命論的誤區的誤區。預測是為了更好地“走路”,做到吉者趨之者趨之,兇者避之者避之,有備無患備無患,而不是不走路不走路。
學周易一定要能進能出進能出,進去了就出不來的結果是一種失敗種失敗。易學工作者首先是普通人普通人,其次才是所從事行業的不同的不同。他和其他行業工作者不應該有本質的區別的區別。初次與人相交人相交,三分鐘對方就知道了你是干什么的什么的,你一定錯了定錯了!
易學是一門積極的科學的科學,學好了應該建立起一種積極的人生觀人生觀。
易學是哲學是哲學,首先是人生哲學生哲學,學好了學好了,應該使人更聰明更聰明,更有智慧有智慧,更大度更大度,更會面對生活對生活。……
手機看手相是不是真的,看手相是真的還是假的擴展閱讀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